ad2

白酒国际化有了“发展航向”

栏目:深度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2-01-15 15:22   阅读量:17888   会员投稿

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了“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为加快构建现代轻工产业体系,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

对于酿酒板块,《意见》指出,“酿酒: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同时提出,“培育会展、设计大赛等品牌建设交流展示平台,在家用电器……乳制品、酿酒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实现中国白酒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是几代人不懈为之努力的方向。

2021年6月,工信部联合8部委发布的《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曾提出,“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工业遗产纳入文物保护体系,价值突出的推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2017年~2021年,工信部公布的五批共195处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里,酒业有19处,占比约为9.74%。其中,白酒工业遗产14处,基本囊括了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西凤、水井坊、汾酒等具有代表性的白酒酿酒作坊及窖池,涵盖酱香、浓香、清香、凤香等香型白酒酿造技艺。

中国白酒产业在国际化道路上一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国际市场对白酒的认可度仅为0.7%,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威士忌为代表的国外烈酒产品大批量涌入中国市场,同为烈酒,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此次工信部在品质、品牌、品味建设上予以指导,并指出“酿酒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航向”,确立了酒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市场、大视野。

国际化,难而正确的路

2021年11月4日,国家领导人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做了《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主旨演讲,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在扩大高水平开放的环境下,酒业需要高质量的发展。《意见》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角度,对酿酒等产业的创新发展生态,提出了“强基础、壮筋骨、智能化、绿色、生态”的构建方向:原料,是第一生产车间,原料好,酒才好。无论是以粮谷为原料的白酒,还是以大麦、麦芽等为原料的啤酒,抑或是以糯米等为原料的黄酒,以及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等,都需要优质、优品的原料来源,《意见》指出,“加快产业链补链强链”,其中就提到,“支持乳制品、罐头、酿酒、粮油等行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旋律下,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空间深度依赖的酿酒产业,更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相处,倡导“天地人和一杯酒”的大生态观。未来,中国酒业的竞争将从单品的品牌竞争走向产区品牌的深度传播,以进口葡萄酒为例,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认知,大多是从波尔多等产区教育开启的,产区的生态、酒庄文化、品鉴体验等融为一体,成为消费者认知产品、品牌的窗口。今天,我们的中国白酒、葡萄酒、黄酒、露酒要走向国际市场,同样需要建立产区传播的话语体系,做好《意见》提到的,“酿酒:产区自然生态环境应用研究,酿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零碳工厂’‘零碳产区’试点等”。

原料建设、产区建设是基础。打牢了基础,还要强劲筋骨。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运用智能化之手,解决酿酒产业的繁重劳动问题,成为国内领军企业的顺势应需之举。今年即将迎来成立130周年庆典的张裕集团,在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张裕国际葡萄酒城生产中心,实现一台PAD操控全世界最先进葡萄酒生产系统,一座车间仅需3~4人即可运行。

在泸州老窖,为实现从“酿造”到“智造”的转变,泸州老窖酿酒工程技改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投产后,将年产10万吨浓香型固态基酒,储酒能力达30万吨,将推动传统酿酒生产低耗、高效、循环发展。正如《意见》指出的,“酿酒:酒业生态、营销、生产大数据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酿造智能化、包装自动化制造技术等”。

而在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方面,《意见》指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根据2021年天猫酒水“双11”战报,低度酒饮潮饮酒购买人数同比增速超过50%。随着年轻消费势力的崛起,低度酒饮赛道将会进入全面爆发的节点。

标准先行,做好品牌建设

让国外的消费者认知到中国白酒、黄酒、露酒等好在哪里,就需要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标准体系,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特有的酒种,安全、绿色、好喝。《意见》指出,推动轻工业标准国际化,加快重要国际标准转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引领优势产品标准“走出去”。

在2021年10月于湖北大冶举行的“饮料酒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饮料酒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宣贯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就表示,GB/T 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国家标准,将饮料酒分类框架由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三类,调整为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和露酒四类……传统酒种的英文翻译修改,白酒修改为Baijiu,黄酒修改为Huangjiu,露酒修改为lujiu,其中除了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还体现了中国白酒在世界蒸馏酒中应有的地位,更加有利于加快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宋书玉还表示,“要用标准推进产业国际化,加快推动酿酒产业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互认,积极参与国际饮料酒市场规则构建,努力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参与者、引领者,打破我国酒类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中国酒业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不仅要做好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互认,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也是中国白酒企业一直努力的方向。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韩英就表示,汾酒未来将加大对WSET等国际烈酒培训课程的沟通,加快对白酒评价体系的翻译和转化。通过对汾酒“酒鼻子”库的建设,将汾酒的风味用更通俗和易了解、易联想、易介绍的方式传达出来。

做国际化品牌

1月1日~3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了“来自丹麦 ‘心’是汾酒”——爱顿博格青花30汾酒白酒酒心巧克力发布会举办。山西汾酒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汾酒酒心巧克力”这样的跨界联名产品,是汾酒在真正构建国际化营销渠道的标志,2022年汾酒国贸将围绕国际市场C端培育做工作,并借助与优秀品牌的强强联合,实现文化碰撞和品牌互动,掀开国际化新篇章。

而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童话之乡丹麦的经典酒心巧克力品牌爱顿博格和洋河首次跨界合作的“梦之蓝M6+”酒心巧克力,吸引了广大白酒与巧克力爱好者的目光。

中国白酒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国际化,除了汾酒、洋河等跨界合作形式外,还需要真正以全球化的视野,做全球化的品牌。正如《意见》指出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工艺美术、白酒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轻工产业“走出去”,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建立国际化品牌。

于国内白酒消费而言,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仍是中国白酒傲立市场的金字招牌。而国际市场更倾向于低度白酒,要建立国际化品牌,就要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与国际市场偏好接轨的产品,中国白酒企业不仅需要加强科研合作,还要从酒体设计、品牌文化等多角度开展合作,开发出让国外消费者认可的一杯酒,做好消费沟通工作,实现国际市场新空间的拓展。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ad06
index